
在近日舉辦的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生態峰會暨重大項目啟動活動上,“2022中國高性能醫療器械企業新銳100強”正式揭曉。百強榜單上的高性能醫療器械“新星”,引來各界關注。
“2022中國高性能醫療器械企業新銳100強”(以下簡稱“榜單”)由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牽頭組織評選,旨在發現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的新生力量,推動新銳醫療器械企業快速成長??v觀榜單,上榜企業“含金量”十足,背后蘊藏著醫療器械產業蓬勃發展的“創新密碼”。
國創中心。
多項創新成果領跑
新銳百強企業展現創新活力
創新是引領醫療器械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鞍駟卧u價體系正是以創新為核心建立的?!眹鴦撝行母敝魅?、總經理劉新介紹,榜單依據創新能力模型評估,指標體系由5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組成,一級指標包括創新等級、創新專利、創新注冊、企業估值和企業成長性等,二級指標包括企業規模、研發團隊、技術實力、市場預期、真實表現和資本熱度等多個方面。從入選榜單企業的所屬領域看,體外診斷、植介入器械和康復設備企業較多,分別有21家、17家、14家。從地區分布來看,深圳企業表現亮眼,30余家企業入榜,北京、上海緊隨其后。中國科學院院士、預防心臟病學與流行病學家顧東風表示,健康中國離不開醫療器械產品和質量的提升,榜單覆蓋醫療器械各個領域,出現了一大批有自主創新能力、市場領先技術的企業。同創偉業投資部業務董事蔣海也指出,榜單企業的細分領域多,地域分布廣,關鍵是有著非常高的技術含量。
新銳百強企業多項創新成果領跑。成立于2015年的硅基仿生在連續血糖監測(CGM)、AI眼底篩查、人工視網膜、膠囊胃鏡機器人等多個細分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來自西安的中航創世已擁有完善的技術儲備和上百項專利布局,其研發生產的康復機器人已替代國外進口。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突破多項“卡脖子”技術,其擁有首個獲批準的國產血流儲備分數(FFR)測量系統、我國首個自主創新60MHz高速血管內超聲(IVUS)產品等。深圳幀觀德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短短7年,已累計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近600項、獲授權200項,覆蓋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制造工藝等大量底層核心技術,已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部“十四五”重點專項的研發。
創新是行業領軍企業的發展密碼。作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龍頭企業,邁瑞醫療通過堅持自主研發和高質量發展,崛起成為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擁有近3600名研發工程師,積累7900多項專利儲備和5708項發明專利。在聯影醫療看來,以人才為本、掌握核心技術是企業實現創新引領的關鍵,不僅要聯手政產學研醫協同創新,還要進行設計、服務、市場等全方位的創新。截至目前,聯影醫療已向市場推出掌握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80余款產品,其推出了Total-body PET-CT(2米PET-CT)、“時空一體”超清TOF PET/MR等一批產品,整體性能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作為全球領先的心血管疾病的微創介入醫療器械供應商,先健科技在多個細分領域實現從無到有的技術突破,其擁有全球首創的鐵基可吸收生物材料平臺,先心病封堵器占據全球第二的市場份額,動脈覆膜支架產品市占率位居國產第一。深圳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副會長蔡翹梧表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規模從改革開放之初占全球不足1%攀升至占全球四分之一,最大原因就是有龍頭企業引領,有一批中小企業創新、改革,有眾多一流科研機構提供基礎研究支持。
國創中心。
創新資本加持
資本看好醫療器械投資前景
醫療器械行業的資本關注度逐年提升。中國醫療器械市場潛力巨大,醫療器械產業與資本的有機融合,為探索醫療器械行業自主創新可持續發展之路注入不竭動力。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醫療器械上市企業數達到143家,同比增長37家;新增IPO募集資金達596億元,同比增長107%。
“資本熱度”是榜單評選的一個關鍵指標。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企業,更容易獲得資本的關注,得到多元化、差異化的融資服務。同創偉業投資部業務董事蔣海認為,榜單明顯更傾向于醫療器械創新的前沿硬科技企業,這次入榜是對企業創新能力和成果的認可。金融資本對于促進醫療器械領域中小企業、創業團隊的創新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創投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易洪祥認為,入榜企業可以說是醫療器械產業中的創新代表,上榜對他們來說是擴大了企業知名度和相關市場能見度,這對投資來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分享投資副總裁、深圳市海外高層人才葛誠博士表示,醫療器械是分享投資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其投資的深圳蘭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邁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唯公科技有限公司分別以再生醫學、康復設備、體外診斷領域的創新發展進入榜單。早期創投機構(VC)必須擁有極強的科技前瞻性和穿越經濟周期的眼光,擁有較強的政策解讀和趨勢判讀能力。據不完全統計,聯影醫療已于科創板上市,市值過千億元;中航創世于今年5月完成了A+輪數千萬元的融資;幀觀德芯已啟動上市計劃,去年年底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硅基仿生也于2022年初完成超過5億元C++輪融資;北芯生命科技在過去五年多進行了多輪融資,總資金投入約10億元。
創新是資本關注的焦點。企業要如何引來“金融活水”?深創投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易洪祥認為,應從團隊、市場、產品技術、銷售、合規經營五個維度對醫療器械企業進行考察,企業應將重點放在產品技術的創新與銷售模式的提升上。分享投資副總裁、深圳市海外高層人才葛誠博士表示,在尋求融資時,企業要考慮清楚,核心技術是引進的還是原研的,是優化改良的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與迭代,是否真的滿足了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等多個方面。同創偉業投資部業務董事蔣海表示,企業要關注產品的創新,結合賽道特點、市場特點、企業能力,保持節奏地進行創新。
打造新型創新生態體系
助力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具備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力。創新層面,北芯生命科技、幀觀德芯、硅基仿生等30余家深圳醫療器械企業占據榜單一席之地。產業層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深圳共有醫療器械生產類企業1394家,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95家,醫療器械產業出口占全國14%,一批細分領域優質企業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層面,深圳“20+8”產業政策將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列為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細分領域之一。不僅如此,深圳更是提出了到2025年將深圳建設成為全球知名的高端醫療器械研發中心和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聚發展高地的建設目標。2020年4月,經國家工信部批復同意,作為國家重大科技與產業創新平臺的國創中心正式成立并落地深圳龍華區,肩負著打造醫療器械行業新型創新生態體系的戰略重任。
國創中心打造醫療器械行業新型創新生態體系。成立兩年多來,國創中心以“創新引領、高效生態、服務產業”為思路,在“創新與運營”雙輪驅動發展策略下,扎實推進產業鏈整合擴容,縱向積極做深研發鏈、產業鏈,橫向貫穿臨床鏈、應用鏈、資本鏈,初步形成了一個要素匯聚、垂直融通、精準適配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創新生態體系,逐步發揮國家級創新平臺的產業樞紐與帶動作用。作為國創中心的牽頭組建單位,深圳先進院為國創中心提供了核心引擎,為其輻射產業注入了前沿技術,率先探索實現了“0—1—10—∞”的“蝴蝶模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國創中心承擔著艱巨和光榮的任務和使命,要迎難而上,要站在國家需要的位置上艱苦奮斗,希望三到五年能在高端醫療器械國內的空白和核心短板上起到舉足輕重的填補和支撐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預防心臟病學與流行病學家顧東風表示,國產醫療器械的優勢是不需要進口稅,產量又得到保證,期待這些榜單企業在以國創中心為引領的創新體系下,推動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的高質量的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宗本認為,國創中心開創了把醫學研究、技術開發、臨床驗證、市場推廣等協同融合的模式,這個模式非常重要,解決了科研技術轉化難的老難題。深圳市人民醫院院長耿慶山介紹,國創中心與該院合作項目中包括了ECMO(體外膜肺)和PET磁共振的國產化工作。國創中心是一個醫工結合得很好的平臺,它將科技創新鏈、醫療服務鏈和企業產業鏈上下貫通起來,再加上“國家隊”、兩院院士、醫學科學家等參與,使多個國產化項目效果非常好。
國創中心副主任、總經理劉新表示,未來,國創中心將繼續依托“深圳制造”的良好環境,不斷完善的產業鏈、創新鏈以及強大的市場反應能力,吸引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將深圳打造成為大灣區醫療器械產業新引擎。